用識別碼標識市場經營戶,結合質量快檢、電子結算、實現農產品全鏈條數字化追溯。日前,浙江東日下屬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正式上線“抽檢小程序”,以數字化轉型筑牢東日食品安全的“安防長城”。
在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,記者看到每個攤位前都粘貼著一張食品安全抽樣識別碼,市場管理人員只需使用抽檢小程序現場掃描經營戶的識別碼,就可以綁定抽檢樣品和經營戶信息,并傳送至檢測實驗室。
經營戶:這個裝起來肯定好,顧客也買得也放心,要是有不合格的產品,市場馬上要拿過去銷毀的。
抽檢小程序的上線,還將抽樣工作從傳統的手工登記轉變為數字化錄入,提升抽檢效率和準確性。
溫州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食安科副科長 謝和軍:以前我們是人工去問,咨詢你這個菜哪里的,我們都要把他記錄下來?,F在一掃,他們所有的信息都在里面,我們這樣每天去抽檢,他們去采購的時候就會要別人的合格證,場地證明等信息都要拿過來,這樣對提升我們市場的食品安全有很大的幫助。
檢測完成后,經營戶信息和檢測結果形成當日檢測信息,傳至農副市場交易大廳的自主查詢機公示,市場經營戶和客商可自主查詢,讓交易更放心。
浙江東日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主任 麻辰韶:我們每天檢測農副市場的抽樣量450批次,其中蔬菜有300多批次,還有副食品100多批次。我們現在檢測數據是實時反饋,檢測好以后通過系統直接反饋到后臺。
如果出現不合格樣品如何處理呢?一旦檢測中心發出警示,系統將隨即啟動,封存未售貨品,追溯已銷貨品,幫助買家快速退貨。此外,市場還會根據階段檢測結果制定抽檢計劃,從而打造風險閉環管理新機制。
溫州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總經理 黃福亨:一是每天品種全覆蓋;二是每周經營戶全覆蓋;三是重點農產品每天先檢后賣,有效杜絕大面積的食品安全事故。我們在保證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更加要重視食品安全工作,把每一項工作落到實處。
據了解,今年以來,農副市場已累計完成抽檢28153批次,發現不合格139批次,合格率達99.5%。
主要承擔溫州市現代服務業的開發建設、經營管理和產業培育。
目前核心業務主要是菜籃子民生工程、市場經營、商品零售、酒店餐飲等,培育業務有物流倉儲業、會展及廣告業、旅游業等。
地址: 溫州市甌江路展銀大廈
電話:0577-88198479
傳真:0577-88198479